立德樹人 精藝圖強

學校公眾號

政務公開

政務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學校概況 > 正文
2008-2020年發展規劃(提要) 發布時間:2015-05-09 23:05:41      來源:          

        一、總體目標

 
        計劃總投資4.44億元,使學校在辦學實力、管理水平、教學質量、輻射作用、服務能力等方面明顯提高,到2020年,將學校打造成辦學定位準確、培養模式先進、專業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卓越、德育效果顯著、管理水平突出、基礎設施配套、人才素質優異、就業優勢明顯、社會形象良好、政府人民滿意,省內領先、國內知名的農林類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示范院校,成為本市乃至本省直接面向“三農”和加工制造企業的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以及省內農林類職業教育的教學指導中心、實習實訓中心、教師培訓中心和職業資格鑒定中心,為本地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湖南省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推進長株潭一體化、建設“兩型社會”,提供人才服務。
 
        二、建設步驟
 
        第一階段(示范性中職建設階段):2007年完成兩校的合并和資源整合,2008-2010年,投資12405萬元,將學校建設成湖南省示范性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3600人。
        第二階段(合格高職建設階段):2011-2005年,投資23205萬元,將學校建設成合格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規模達到5400人。
        第三階段(示范性高職建設階段):2016-2020年,投資8790萬元,將學校建設成省內領先、國內知名的農林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規模達到8000人。
 
        三、建設內容
 
        (一)辦學定位
  1.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面向長株潭,面向“兩型社會”,面向“三農”和加工制造企業;以教學為中心;三個階段分別以中職、高職、本科為主,同時進行各類培訓。
  2.人才培養目標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一定科學文化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和合格勞動者。
  3.人才培養模式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實施“訂單式”教育。
 
        (二)基礎設施建設
        總投資3.63億元,滿足8000名全日制在校生和1000名培訓生的學生、生活需要,有與辦學規模相應的校園校舍、公共教學設施設備,有滿足要求的圖書、報刊和體育設施設備,實現基礎完善、設施配套、布局科學、保障有力的目標。
 
基礎設施建設預算明細
 

項目

建設內容

預算資經費(萬元)

備注

2008-2010

2011-2015

2016-2020

小計










征地(300)

2000

6000

 

8000

 

教學大樓

2000

1000

1000

4000

 

實訓大樓

1000

1000

 

2000

 

實驗樓

700

700

 

1400

 

培訓大樓

 

1000

 

1000

 

多功能大樓

 

1000

 

1000

 

學生公寓

1000

2000

1000

4000

 

教師公寓

1000

2000

1000

4000

 

食堂

800

800

 

1600

 

浴室

600

 

 

600

 

圖書館擴建

 

1000

 

1000

 

供水供電系統

600

200

200

1000

 

圍墻、道路、綠化

100

1200

700

2000

 

校園文化長廊

 

200

 

200

 

小計

9800

18100

3900

31800

 

公共
教學
設施
設備

校園網

200

130

70

400

 

教室多媒體

160

140

60

360

 

多媒體教室10

30

40

30

100

 

語音室8

90

90

60

240

 

教學用計算機

200

480

520

1200

 

小計

680

880

740

2300

 

圖書
報刊

30萬冊圖書

100

400

400

900

 

電子閱覽室擴容

 

100

 

100

 

小計

100

500

400

1000

 

體育
設施

標準田徑場

400

 

 

400

 

()球場

100

200

100

400

 

其他設施器材

100

100

200

400

 

小計

600

300

300

1200

 

合計

11180

19780

5340

36300

 

項目

建設內容

2008-2010

2011-2015

2016-2020

小計

備注

預算資經費(萬元)


        (三)專業建設
  1.以市場為本位的專業設置
        農業與生物技術專業群:畜牧獸醫、園林、種植、養殖、園林、現代園藝、生物制藥、食品生物技術。
        機電技術專業群:機電設備安裝與、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農業機械化、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制造與維修、機械制造與控制。
        計算機與信息專業群:計算機及應用、網絡技術、平面廣告設計、動漫設計與制作、計算機及外設維修、辦公自動化、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電子與信息技術。
        管理與服務專業群:農村經濟管理、物流管理、會計、文秘、電子商務、幼兒教育、旅游服務于酒店管理、
  2.以學校核心能力和市場需要為依據的專業特色建設 
  3.以水平和作用為標準的專業帶頭人隊伍建設 
  4.以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 
  5. 以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的專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6.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崗位能力為目的的實踐性教 
  7.以滿足專業教學需要為目的的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四)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規劃表 
 

建設內容

現有基礎

2010

2015

2020

備注

學生人數

3156

3600

5400

8000

 

教職工總人數

233

288

450

670

 







總數

165

202

338

500

 

研究生

8

14

50

100

 

本科

148

188

288

400

 

???

9

0

0

0

 

高級職稱

55

65

110

165

 

中級職稱

87

107

160

235

 







總數

95

121

203

300

 

雙師型

33

73

122

180

 

技能教學證

未開考

121

203

300

 



省級

3

8

15

25

 

市級

10

15

25

35

 

校級

5

23

35

45

 

外聘

總數

20

26

50

75

 

本科以上

9

26

50

75

 

教師

高級職稱

9

13

30

45

 

中級職稱

13

13

20

30

 

實習
指導
教師

高級職業資格證

11

20

35

50

 

中級以上職稱

6

12

15

20

 

建設內容

現有基礎

2010

2015

2020

備注


        (五)科研工作
        包括專業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推廣、教育教學研究。
 
 

建設項目

預算資金(萬元)

備注

2008-2010

2011-2015

2016-2020

小計






校園校舍

9800

18100

3900

31800

 

公共教學設施

680

880

740

2300

 

圖書報刊

100

500

400

1000

 

體育設施

600

300

300

1200

 

小計

11180

19780

5340

36300

 




精品課程

20

80

80

180

 

校本教材

10

20

20

50

 

實驗實訓條件

1000

2500

2500

6000

 

小計

1030

2600

2600

6230

 






學歷提升

20

150

125

295

 

雙師培養

50

150

125

325

 

帶頭人培養

30

125

125

280

 

小計

100

425

375

900

 




專業研究

5

75

100

180

 

教育教學研究

45

150

175

370

 

應用技術研究

45

175

200

420

 

小計

95

400

475

970

 

合計

12405

23205

8790

44400

 

建設項目

2008-2010

2011-2015

2016-2020

小計

備注

預算資金(萬元)


?

Copyright 2020 ? 湘潭生物機電學校版權所有 湘ICP備13009531號-1

地址:湘潭市伍家花園 電話:0731-55880087 技術支持: 湘潭生物機電學校信息組 [管理登陸]

湘公網安備 43030202001271號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